為什么年輕人也會得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民間俗稱“腰纏龍”,“蛇串皰”,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與水痘起源于同種病毒,只是在不同時期,表現為不同疾病。兒童時期,感染水痘-帶狀皰疹后,會發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會潛伏神經節內。隨著年齡增長,患有各種慢性疾病,長時間勞累,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VZV病毒會再激活復制而引發帶狀皰疹。
一、帶狀皰疹的高危人群
1、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免疫功能低下(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HIV,感染,惡性腫瘤)。
3、生活飲食習慣差(熬夜黨,過于勞累疲倦,不健康飲食,缺乏鍛煉)或心情低落。
4、服用特殊藥物 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二、帶狀皰疹的癥狀
身體單側出現帶狀分布的集群的水皰,多發于胸背部,腰部,顏面部,部分患者也會發在眼部。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疼痛,由于同時侵犯神經,形容為針刺,燒灼,刀割,電擊般疼痛,疼得無法穿衣蓋被。研究顯示,有9%-34%的帶狀皰疹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仍會遺留神經痛,即帶狀皰疹后神經痛,長達數月,甚至數年,是一類復雜的神經病理性疼痛。
三、發病逐步年輕化
通常好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但近年來,帶狀皰疹逐漸年輕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高強度、高壓力工作,過度勞累,不愛運動,飲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從而誘發潛伏在體內的帶狀皰疹病毒,進而感染導致一系列癥狀。
四、帶狀皰疹的治療
帶狀皰疹患者主要是以抗病毒、營養神經、鎮痛等對癥治療為主,在皰疹出現72 h內早期治療,這是減少后遺癥的重要舉措。
1、抗病毒治療
臨床上治療首選口服抗病毒藥物,核苷類抗皰疹病毒藥物是治療帶狀皰疹的常用藥,主要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應在發疹24~72小時內開始使用,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用藥療程一般在7-10天。
2、止痛處理
一般首選起效快、作用強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若止痛效果不佳,可考慮加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曲馬多不僅具有止痛作用,同時還能提高痛閾(對疼痛的忍耐力)。另外,鈣通道拮抗劑如普瑞巴林、加巴噴丁等可用于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不作為急性期的常規用藥。
3、營養神經
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直接攻擊神經系統,因此在治療帶狀皰疹的過程中調節受損的神經至關重要。甲鈷胺、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都可作為神經營養藥,緩解神經炎和神經痛。其中,甲鈷胺不僅可改善神經元的傳導功能,而且能被人體直接利用,對于重癥患者可以選擇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甲鈷胺。
4、局部用藥
外用藥物治療以抗病毒、消炎,促進水皰收斂結痂為主。皰疹未破時:一般首選爐甘石洗劑、一天3-4次的多次使用;阿昔洛韋乳膏、噴昔洛韋乳膏,涂于患處,每天4-5次,應盡早開始使用。皰疹破潰后:如果有繼發感染征象,可酌情使用外用抗感染藥3%硼酸溶液、夫西地酸軟膏、莫匹羅星等。
5、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與七情內傷,肝郁化火,火毒外溢肌表所致;后期余毒未清,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凝滯,脈絡不通則發為疼痛。中醫內服,早期以清熱解毒利濕為主,后期則考慮活血化瘀,理氣。其他常見的治療方法還有:毫針治療、火針法、刺絡拔罐、艾灸、埋線、綜合治療等,刺激相應神經(外周神經、脊神經節),減少異常放電,提高痛閾,激發機體多種調節機制,具有消炎鎮痛、改善局部血供、促進循環,增強免疫力,緩解焦慮等療效。
目前臨床多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一方面有利于皮損的愈合,另一方面有利于減少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和縮短病程。
五、如何預防帶狀皰疹
1、高危人群,特別是有基礎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中老年人,需要增強疫苗接種預防疾病意識,選擇接種流合適自己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帶狀皰疹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
2、作息規律,保證充足休息時間,保持良好心態。
3、保證食物多樣,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量補充蛋白,維生素C,維生素A,鐵,鋅等微量元素。
4、堅持運動鍛煉,保持健康體質,增強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