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不治療會得胃癌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胃病經常困擾著很多人群,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大部分胃部疾病的元兇,所以大家在檢查的過程中常常會遇見下面的問題:
問題一:這 3 年的體檢單,都顯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聽說它能致癌,我是不是要得胃癌了?
問題二:胃鏡發現胃里有糜爛,幽門螺桿菌也是陽性,聽說它有很強的傳染性,我會不會傳染給家里四歲寶寶和孩子爸爸?
問題三:體檢 C13 呼氣陽性,可是體檢中心的大夫說,沒有癥狀就不用治療,但是我常常熬夜喝酒,真的不用吃藥嗎?
下面我們來解答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幽門螺桿菌擁有三個「秘密武器」——尿素酶活性、運動性和黏附能力,因此它可以在高胃酸、低氧氣的極度惡劣環境中,如魚得水地生存并繁殖。
而且它一旦入侵我們的胃,就可以持續存在,經年累月在胃里攻城略地,做破壞工作。如果我們不服藥治療的話,它會持續在胃里生長。
目前已經發現,幽門螺桿菌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等罪魁禍首,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部的惡性腫瘤,如胃癌和胃淋巴瘤。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胃黏膜就會進入慢性胃炎狀態,少部分感染者(略多于 10%)還會出現更麻煩的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如果經常飲酒、吃止痛藥物,可能有協同作用,更容易導致潰瘍出現。
幾乎所有十二指腸潰瘍和大多數的胃潰瘍,其罪魁禍首都是幽門螺桿菌。
更少數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最終會引發胃癌。胃癌中的多數屬于腸型胃癌,而腸型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
產品說明:本試劑盒采用乳膠免疫層析法原理檢測血清、血漿中抗幽門螺桿菌(HP)抗體。
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沒感覺,還要治療嗎?
要。
一是沒癥狀不代表沒影響;二是會增加傳染給家人和孩子的風險。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在感染的人群中,大約 70% 的人是沒有任何癥狀,剩下 30% 只出現一些間斷、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癥狀。
沒有癥狀,不代表著幽門螺桿菌就沒有影響胃黏膜;反而可能正在悄無聲息地走向胃潰瘍、胃癌、胃淋巴瘤。而且,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增加傳染給孩子的風險。
許多證據表明,大多數兒童在 10 歲前就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具體傳染路徑不清晰,「糞-口」途徑很可能是主要方式,「口-口」途徑被認為有可能存在。
不潔飲食、不良的喂食習慣、不分餐等密切接觸都有可能把細菌帶給幼童。有文獻報道,如果女主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其子女的感染率往往更高。
在中國這樣一個胃癌相對高發的國家,一石二鳥,殺菌同時降低自己和孩子的風險,重要性可想而知。
根除幽門螺桿菌后,之前如果有患上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那潰瘍幾乎不會再復發,未來胃癌發生的風險也會降低 30%~60% 不等。
于是,消化科的主流意見是,無論有沒有癥狀,專家推薦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積極進行根除治療(有禁忌證的除外)。
想要「殺菌」能自己買藥吃嗎?
說到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推薦進行標準四聯療法。四聯療法包括幾種「胃藥」:抑制胃酸 + 鉍劑 + 兩種抗菌藥物,口服治療,療程推薦 10~14 天。
抑制胃酸的藥一般選擇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常用的有果膠鉍、枸櫞酸鉍等,常用的抗菌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行關于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案已經比較標準化了,但是不推薦自己用藥,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治療過程中出現耐藥性,怎么辦?
用藥過程中有惡心、嘔吐、胃部任何不適,要不要停藥?
之前用過其他的藥物,想要根治要不要換藥?
這些都需要專業醫生來解答,用錯藥或用藥周期不足,都有可能看不到效果,甚至造成耐藥等更棘手的問題。
此外,如果胃病癥狀比較明顯,比如出現超過 2 個月以上、逐漸加重的胃痛、食欲下降、反復惡心嘔吐、黑便等癥狀,還是需要先及時咨詢醫生評估,以免耽誤病情,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