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偏愛這6類人群,我們該如何防范?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我國的發病率大約為0.26%-0.5%,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大家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是老年人才會發病,離自己很遙遠,但是某些人群是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易感性!而且平時的一些生活習慣和方式,讓自己慢慢成為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易患人群。
趕緊看看你是否屬于下面6類易感人群?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又如何篩查?
類風關偏愛這6類人群
1.居住地潮濕的人群
顧名思義,潮濕的環境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起一定作用。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潮濕的環境中,“風”、“寒”、“濕”諸邪易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和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燒的癥狀。
2.女性發病高于男性
其中更年期達到高峰,妊娠期可緩解,一般服避孕藥的女性發病減少,提示雌激素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初潮年齡亦是危險因素之一,初潮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以上都表明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與內分泌系統尤其是雌激素的變化有關,內分泌系統紊亂的女性人群更易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
3.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的人群
這些藥物可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率提高,包括:保泰松、抗癲癇藥、青霉胺、青霉素、利血平、普魯卡因酰胺、苯妥因鈉、肼苯噠嗪、氯丙嗪,上述藥物應該盡量避免使用。據研究可能是藥物改變了抗原,使機體產生了相應的自身抗體而引起。
4.親屬中有類風關患者的人
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中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易感性會比較高。此外,血緣親屬中患有其他風濕病,如干燥綜合征,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易感性也會相應的提高。這與患者自身攜帶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有關,該抗原與類風濕關節炎有密切關聯,攜帶該抗原的個體具有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易感性。
5.長期的心理壓力太大,容易激動的人群
性格開朗是男女共同的保護因素;研究表明,RA多發生在高沖突、低聚集及人際交流少的家庭環境中。
6.自身免疫系統紊亂的人
有研究表明,扁桃體切除者患病可能性也大,扁桃體切除后機體對病原體的抵御能力及免疫系統可能會有所改變,相應地容易發生免疫病理損傷,因此發生類風濕關節炎的危險性也較大。
早期類風關如何篩查?
1.從臨床角度考慮
若腕、掌指、近指關節腫脹疼痛(早期可能不對稱)、明顯晨僵(持續時間可能不足1小時), 除外其他疾病應按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診治。
2.若類風濕因子(RF)陰性
應進行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體(AFA)、抗類風濕關節炎-33、抗Sa抗體、抗環瓜氨酸肽、抗核抗體、抗Sm抗體、抗RNP抗體、抗雙鏈DNA 抗體檢測(很多指標用于鑒別診斷),以提高早期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特異性。
3.若X線檢查無異常而癥狀持續
應進行核磁共振(MRI)或者關節超聲檢查,有可能發現早期滑膜炎改變。
4.排除癥狀類似的相關疾病
l其他炎癥性關節炎(病毒感染后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或偽痛風);
l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白塞病、結節性多動脈炎、未分化性結締組織病);
l非炎癥性關節病(骨關節炎、軟組織風濕病或纖維肌痛);
l其他:如化膿性關節炎 、風濕性多肌痛、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
如發現相關不適,一定要在風濕專科醫生指導下排除上述疾病的基礎上考慮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并給予合理有效的治療。